股不甘与傲气。
“许叔,给您拜年了。”陈二海恭敬道。
许文山这才搁下毛笔,抬眼看他,目光锐利而审视:“小陈,听说你在部队很受器重?”
“只是尽本分。”陈二海笑笑。
许教授轻哼一声,指了指桌上的诗:“你觉得如何?”
陈二海认真读了一遍,点头道:“好诗,尤其是最后两句——‘莫道书生空议论,从来国士重春秋’,有气节。”
许文山微微眯眼:“你懂诗?”
“略知一二。”陈二海满脸坦然,嘴里则说道:“不过我更佩服许叔的骨气。”
许教授沉默片刻,突然冷笑:“骨气?骨气能当饭吃吗?我被打成右派时,骨气救不了我,现在平反了,骨气也换不回我浪费的十年。”
陈二海没有急着反驳,而是缓缓道:
“许叔,您教历史的,应该比谁都清楚——历史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委屈而停下脚步。现在国家在变,高考恢复了,知识分子重新受重视,您难道不想亲眼看看,这个国家能走到哪一步?”
许文山盯着他,目光如刀:“年轻人,你凭什么觉得,我会相信一个当兵的?”
“我不需要您信我。”陈二海平静道,“但您总该信您的两个女儿。”
许教授神色一滞。
“晴雪和亭兰,她们比谁都清楚这个国家在变。”陈二海继续道,“她们选择留下来,不是因为天真,而是因为她们看到了希望。”
许文山的手指微微颤抖,半晌,才低声道:“你还年轻……不懂。”
“我是不懂。”陈二海点头,“但我知道,如果连您这样的学者都走了,那这个国家就真的没人去改变了。”
许教授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转身望向窗外。雪后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映在他斑白的鬓角上。
“陈二海,”他忽然开口,语气复杂,“你倒是有几分读书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