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抓住了重点:难。
有问题要及时解决,不然项目就黄了,这是她当了半辈子牛马得出来的经验。
她细细想了美影厂提出来的难点,技术方面是可以攻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时间是最好解决的,书都四年了,动画片还没出来,还差这一天两天的吗?
不如就先出普通话版本,等普通话版的收视率达到所定目标之后,就可以解锁第一个方言版,第一个方言版收视达标之后可以解锁第二个方言版,以此类推。
十几个方言版都根据收视率来解锁,这样一来,制作团队就有充足的时间。如果收视率能达标,广告费的收益足够覆盖成本,如果不能,也只是多做一个版本罢了。
至于配音演员,她有个很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够解锁第一个方言版,那后面的就可以联合各地文化部在方言所在地进行海选,选出语感最好、情绪最到位的小朋友参与录音,参与录音的小朋友可以获得荣誉证书和相应的奖品,比如ip周边。
口型同步这项,她的意见是直接放弃,小时候看《黑猫警长》,那口型也没同步,不妨碍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等后期技术到位了,一样可以重启ip,就像大火的《海尔兄弟》一样,三十周年的时候推出高清重制版,既能让新观众感受到经典的魅力,又让老观众重温了童年。
美影厂的负责人属实是没想到,胡中玥对这个方案如此执着,不过半天的工夫就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他看完之后细细琢磨了一下,别说,还挺可行的。
美影厂内部讨论之后,想想当初电影的盛况,技术部咬咬牙还是点头了,不就是调电平,降噪音嘛,闭着眼睛就是干!
人哪儿能一直待在舒适区,国外动画都开始全面入侵了,我们也得迎头赶上!
美影厂那边点头了,云阙编剧部同事开始摇头:“不行不行,方言与普通话的重音节奏、断句都不一样,还有各种特有的俚语,方言版必须重新设计台词节奏,但是我们只会自己出生地的方言,对其他地域方言一无所知,改编起来难度太大了……”
他们原本没表态,是觉得美影厂肯定不会同意,结果,美影厂居然能克服困难同意了,这下子把他们架在虎上,下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