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圈,复制其他同事的。为防止别人看到我这是第一个朋友圈,就又设置了三天可见。可是,点外卖我怕是做不到,自己本来就不喜欢吃外卖。打电话还可以,两个号码互打通话就可以了。或许还没养好,我就不用了吧,这种状态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几天。
中午没玩游戏,而只是选一组人假装互打电话。没想到我被点名,与另一个同事表演。先是我扮演顾客,他扮演业务员给我打电话,我扮演的顾客很好说话又有意向办理,就问了几个问题,比较简单。当我扮演业务员时,针对“顾客”的问题我却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比如,他一直追问我是从哪里知道他的电话。上次有人说是银行系统推送的,这次我也按这个说辞,虽然这种谎话自己也是不想说的,但又实在不知该如何回复。事后鲁经理跟我说,最好换一种说辞,因为有些较真的顾客会一直追问哪个银行推送的。可以换作:只要你跟银行有过正常的业务往来,我们都会收到系统推送。好吧,也不知道我能不能遇到一位有意向的顾客。
回到座位上我就开始思考,这份职业到底是不是合法合规的呢?如果不合法,公司不可能存在这么久,如果合法合规,为何会被很多人当成骗子呢,为何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别人的电话挨个打呢,不能通过公司打广告的形式获客吗?或者只是银行故意给自己留了个缺口,很多人自己去办不成的事情,通过中介就可以办成。可是为什么非要这样呢?无论有人讲的多么天花乱坠,我们赚的只是什么信息差,认知差,那些都是好听的叫法。我总觉得是哪里操作不规范才导致这个行业的出现,并维持下去。如果这类公司的业务都是合法合规的,反正都是银行放款,为何消费者自己不能拿着相应的资料直接找银行呢?难道银行只信中介的资料,信不过消费者吗?一开始就对这类公司存在质疑的我,越来越迷茫,被众多接电话的人骂过后,更是开始自我怀疑,坚持一个月的想法也开始摇摇欲坠。
新的一年开始,或许我该想想新的路子去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