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接受着这些宝贵的建议,眼中没有丝毫的骄纵与固执。
“多谢诸位大人指点,本太子明白了。”李承乾再次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他重新梳理着思路,结合大臣们的建议,权衡利弊,最终重新做出了更加周全、合理的决断。
李世民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对儿子成长的喜悦,也有对大唐未来的期待。
同年,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病重的消息传遍了宫廷。李承乾得知后,心急如焚,主动向李世民请求前去慰问。
“阿耶,杜大人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如今病重,儿臣想去探望,以表敬意。”李承乾言辞恳切,目光中满是担忧与敬重。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吾儿有心,去吧。”
李承乾带着上好的补品,匆匆来到杜如晦府上。刚一进门,李承乾便向杜构急切地询问:“杜兄,杜大人病情究竟如何?”
杜构面带忧色,微微叹息道:“太子殿下,家父病情沉重,近日来愈发虚弱,连起身都十分艰难。”
李承乾眉头紧皱,加快脚步走进屋内。只见杜如晦靠在床上,面色蜡黄如纸,眼窝深陷,原本炯炯有神的双目此时也显得黯淡无光。但在看到李承乾的那一刻,他的眼中还是努力挤出了一丝光亮。
“杜大人,您可要快快好起来,大唐还需要您的辅佐。”李承乾关切地说道,声音中饱含着真诚与急切。
杜如晦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声音虚弱而沙哑:“太子殿下如此关怀,老臣定当尽力。”
在与杜如晦的交谈中,李承乾请教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经验。他那求知若渴的眼神,让杜如晦深受感动。
“太子殿下,治国当以民为本,时刻关注百姓的疾苦,方能得民心。百姓乃国之根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杜如晦声音虚弱,却句句发自肺腑。
“那杜大人,如何才能做到广纳贤才,为朝廷所用呢?”李承乾问道。
“殿下,用人当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为朝廷效力。且要善于识别贤才,不为表象所迷惑。”杜如晦耐心地解答着。
“那在军事方面,又当如何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呢?”李承乾继续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