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121章 陛下宽厚(2/3)
    魏征的态度,明显带着轻蔑。

    他对张家的评价极低,认为他们族人稀少,而且不识时务。

    正说话间,一个小吏急匆匆跑来,说张氏屈服了。

    魏征只是随意看了一眼手中的密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

    郭文宇恍然大悟,世家大族已经向朝廷低头了,旧时代确实已经结束了。

    魏征迅速安排郭文宇等人监管各家族的分家事宜,并将他们释放的奴仆全部收编,调往东北。

    这些奴仆,本来就一无所有,即使获得自由,在河北道也难以找到适耕的良田。

    因此,去东北加入兵团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如此,他们至少能够生存下去。

    同时,兵团还需要熟练的工匠,而大户家族中拥有不少世代相传的工匠。

    将他们直接派去种地,是对资源的浪费。

    这边的消息,李恪十天后才得知。

    李恪非常满意。

    不管他们分家是出自真心还是仅仅做给朝廷看,财产一旦分配完毕,就板上钉钉了。

    之后,李恪喊来陈柏,给了他一份现代初中教材,让他深入研究并改革儒学。

    将知行合一融入进去。

    陈柏领命离开后,李恪开始处理奏折。

    突然,一本奏折让他极为震惊。

    军中逃户的现象很普遍?

    正常来说,当前应该是府兵制最鼎盛的时期。

    历史记载唐高宗时期府兵制才开始瓦解的。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李恪细读奏折,发现许多底层军户正在逃离,即便是提出了屯垦兵团制度,也无法遏制。

    中上层将领和勋贵家族对军户的剥削沉重,几乎将他们当作家仆一样驱使。

    府兵是家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不在,家里妻儿老小的基本利益无法保障,所以不得不跑。

    李恪脸色难看,现在还是唐初,按理说不应出现这种问题。

    那些臭不要脸的剥削者确实应当受到严惩。

    李恪压制住怒火,继续看,却发现没有提出解决办法。

    他注意到这是马周写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