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技术人才。在传统四书五经外,增设算学、工学、农学等实用科目,吸引人才投身技术研发。同时建立技术学院,设立专门的技术教育机构,培养工程师和科学家,推动科学思维的普及。
五、 改变社会结构,释放劳动力和创新动力。抑制土地兼并,解放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为工场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建立专利制度,保护发明者的权益,激励技术创新。减少士大夫阶层对商业和技术的歧视,推动社会价值观向“农商并重”转变。
六、面对全球殖民化的趋势,通过军事技术升级,占领全球殖民化的制高点。
几人就此计划讨论之时,无不叹息真实历史中明、清两朝都曾错过的大机遇,一致认为明隆庆万历年间与清雍乾年间是上苍赐给中华民族的两次走向世界之巅的机会。先说明隆庆年间,从高拱推行的隆庆开关、废除海禁、封赏蒙古,到张居正的土地改革,考核法,推行一条鞭法等一系列万历新政,这些若是能够完全推行成功的话, 在万历一朝根深蒂固的话,大明朝就会迎来封建王朝发展的顶峰;可惜“党争”毁掉了这一切。
而乾隆年间也是一次中华民族走向顶峰的机会。经过雍正13年的勤政改革,乾隆年间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但乾隆在享受雍正帝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不仅没有继承其父务实进取精神,更是通过挥霍财政、纵容腐败、闭关自守、压制思想等反雍正之道的政策,逐渐削弱了清朝的根基,使清朝在国力达到顶峰后迅速走向衰落,最终在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彻底暴露了其虚弱本质。可以说,乾隆年间是中华民族走向顶峰的一次机会,但乾隆的短视和保守,彻底毁掉了这一机会。
当时谈到这一问题,王永利拿出后世键盘手的喷子精神,将乾隆足足骂了半小时,听得高一宁眼睛都直了。
几人也曾分析过大宇目前的现状,不禁也庆幸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大宇朝目前的政治生态呈现出一种令人欣喜的清明状态。与历史上常见的党争、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等痼疾不同,这个王朝似乎天然具备某种免疫力。云天明等人推测,这可能得益于指环对历史轨迹的干预。无论是建武帝还是隆盛帝,都展现出相对开明的治国理念。
这种政治清明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