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亲,她化万物的功力也被盘古拿走了,她的传说甚至可能就是真正的创世功绩也就这样湮没了。到了明朝更惨,在小说中被纣王调戏引出人神大战。
学术界公认西王母、黄帝、帝俊为山海经中最强者。可实际上,这三位似乎都比女娲差远了。女娲是山海经中唯一身体的一部分可以化出神的存在。”
郭松军这一颠覆人类认知的理论听得另外两人瞠目结舌,尤其是对上古神话也颇有了解的王永利更是赞叹不已:“郭哥,要不是咱们被泰勒忽悠走了,说不定你会成为考古史上的大能啊,这可真是华夏考古界的一大损失啊。”
“你也太高看我了。我能研究,自然也有别人能研究。”
“郭哥,你扯得有些远了。快说说女娲补天石的事儿吧。”高一宁催促道,她对上古神话知之甚少,只想听与这个补天石有关的事情。
“我说这么多就是为女娲补天佐证。既然证明了女娲是创世神,就可以说说‘创造——毁灭——再创造’的神话模式了。这在东西方都是是惊人一致的,这种毁灭的方式毫无例外的都是大洪水。比如《旧约》中的大洪水与诺亚方舟,古希腊神话中丢卡里翁和妻子皮拉洪水逃生后造人,在大洪水中消失的亚特兰蒂斯等等。在华夏的神话的发端中就是女娲补天 。
这个传说最早出现在《列子 汤问》中记载的很简单,直到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中,首次完整记录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在远古之初,支撑天盖的四根擎天的柱子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人们,残忍的禽鸟用利爪掠走老幼。正是在这个时候,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天盖,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 于是乎破碎的天盖被修补好了,支撑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