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同伴的死亡而退缩,反而愈发疯狂地攀爬着。我咬紧牙关,手中长剑如蛟龙出海,挥舞得密不透风,与不断涌上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每一次出剑,都伴随着一阵尖锐呼啸,剑刃划破空气,精准地刺向敌人要害。在我的凌厉攻击下,金国士兵们纷纷倒下,可他们如汹涌潮水般的攻势,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另一边,三桂也深陷激烈战斗之中。他双手紧握长刀,恰似一头发狂的猛虎,毫不犹豫地冲入敌群。每一次挥砍,都带着千钧之力,刀风呼啸,将靠近他的金国士兵纷纷击退。
他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自如,犹如鬼魅,所到之处,敌人无不胆寒。在他的奋勇抵抗下,原本岌岌可危的防线,暂时稳住了阵脚。
曹文诏在城楼上,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战场局势。他手持长枪,目光坚定地注视着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口中不断发出指令,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明军防守。
看到我和三桂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随后高声喊道:“将士们,看到了吗?这两位壮士如此英勇,我们又怎能退缩!为了大同城,为了我们的家人,杀!”
明军士兵们听到曹文诏的呼喊,士气大振,纷纷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与金国军队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拼杀。
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城墙和地面,浓烈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几欲作呕。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陷入僵持。金国军队虽说人数众多,但明军凭借着城高墙厚的优势,以及顽强不屈的斗志,始终坚守着阵地。
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明军的体力逐渐不支,伤亡也越来越大。而此时,金国军队却似乎并没有丝毫退兵的打算,反而源源不断地有援兵加入战斗,形势愈发危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心生一计。趁着战斗间隙,我迅速来到曹文诏身边,焦急地说道:“曹将军,敌军攻势太猛,再这么下去,我们恐怕难以支撑。我瞧敌军后方的攻城器械较为集中,若能派一支精锐部队,从侧翼突袭,破坏他们的攻城器械,定能打乱他们的阵脚!”
曹文诏听后,眼中一亮,沉思片刻,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