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老孙:你这说得我直迷糊,快白话白话。
小岳:就是说咸味进了胃,气味往上跑到中焦,渗到血脉里。血碰到咸就凝结,胃里的汁液就得去稀释,胃里汁液少了,咽喉就干巴,所以舌头干爱口渴。血脉是中焦运送营养的通道,所以说咸走血。您想想,就像盐水喝多了,身体里的水分被“吸”干,可不就渴了嘛。
老孙: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小岳:黄帝又接着问:“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
老孙:又问上了,这辛味吃多了为啥心里空落落的?
小岳:少俞讲:“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老孙:得,又开始之乎者也了,快讲讲。
小岳:辛味进胃后,气味往上走到上焦。上焦是管营养输送到全身的,吃多了姜、韭菜这些辛味,气味就熏蒸上焦,营卫之气被刺激,老留在胃里,人就感觉心里空。而且辛味跟卫气一起走,所以吃了辛味容易出汗。就像吃顿火锅,辣得直冒汗,还感觉烧心。
老孙:没错没错,吃辣火锅经常这样。
小岳:黄帝还问:“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
老孙:这苦味吃多了咋还呕吐呢?
小岳:少俞说:“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老孙:快解释解释,这我又不明白了。
小岳:苦味进了胃,五谷的其他味道都比不过它。苦味到了下脘,三焦的通路都被堵住,胃里东西没法正常消化,就往上反,所以呕吐。牙齿是骨头的一部分,苦味进去又出来,经过牙齿,所以说苦走骨。就像吃了很苦的药,容易恶心想吐。
老孙:是有这情况。
小岳:最后黄帝问:“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