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他能容忍塞尔维娅孩子气的脾气,但对于她不能做的事,他总会划出明确的界限。
正因如此,塞尔维娅才没被熊或狼咬死。
回首往事,她意识到这有多奇怪。
尽管他只比她大几岁,但那时他比村里任何人都要成熟。
就好像他已经历经了数十年的人生。
在这个村子里,父母去世后,房子被洗劫一空是常有的事。
人们会当着悲痛孩子的面拿走重要物品和家具,还美其名曰“死者的遗物是公共财产”。
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极为不利。
如果没有他在,塞尔维娅很可能会养成扭曲的性格。
她可能不知道如何应对压力,如何跨越障碍,如何交朋友。
她甚至可能都学不会爱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她觉得自己迫切需要对迷失方向的恩弗斯说些什么。
她深知,当一个人内心痛苦时,一句友善的话语能给予多大的力量。
这就如同传播先知温暖的教诲,给在寒冷中颤抖的孩子们分享火焰,或是为饥饿的女人掰下一块面包。
她从他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温暖,填补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她决定要成为一个能给予他人帮助的人。
塞尔维娅想成为一个很酷的人。
他会怎么做呢?
他会试图传达怎样的话语呢?
塞尔维娅向那个面容已模糊,但仍活在她心中的童年好友发问。
一段记忆的碎片闪过,塞尔维娅决定分享这个故事。
恩弗斯呻吟着,缓缓睁开眼睛。
视线清晰后,他看到了夜空,环顾四周,他意识到自己在一个黑暗的公园里,沐浴在深蓝色的月光下。
“……我这是在哪儿?”
“学院的花园,在长椅上。你开始清醒了吗?酒鬼。”
恩弗斯站在那里,神情恍惚,陷入沉思。他想起面对天魔时那令人绝望的阻碍,那种无助感,以及为了逃避内心痛苦而借酒消愁的自己。
那个女人哄骗他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带你去一个没有痛苦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