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是有人取来纸笔,苏玉儿在一旁亲自为林尘磨墨。
房遗直在旁边等候,虽然太子早慧,对于那些四书五经,也是通读,但要想写出策论,并且还是能在朝廷上读,能经过朝堂上房玄龄、马周、唐俭、魏征这些人过目,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要知道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名臣,哪一个不是对古代典籍信手拈来,太子虽然有水平,可还远远没到那个地步。
这么多人劝陛下,陛下还在犹豫不决,太子这一篇文章,难道就能让陛下回心转意吗?
房遗直还在思忖,他虽然入职了东宫,成为太子洗马,可主要也是在考察太子,并不是说就一定效忠太子了。
而林尘这一边,见到苏玉儿磨好墨,不由笑道:“玉儿,我来念,你来写。”
苏玉儿不疑有他,只是道:“殿下,妾身写这奏折,是不是不太合适,要献给父皇看的,我这字一看,便知是女儿家的字。”
“无妨,内容好看就足矣,开始写吧。”
苏玉儿执笔,很快,林尘就是轻轻念了起来,苏玉儿也是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写起来自然是行云流水。
等到写完后,洋洋洒洒近一千个字,字体娟秀工整,等到写完后,苏玉儿搁置毛笔:“殿下请过目。”
林尘检查了一遍,不由笑道:“玉儿这一笔好字,让本宫自愧弗如。”
“谢殿下夸奖。”
苏玉儿美滋滋的,她哪里知道,眼前的太子殿下真不会毛笔字,毕竟现代社会,毛笔字已经退化成了一种兴趣爱好,而不是专门拿到台面上来书写的行文。
而林尘继续看了起来,他看了之后,倒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和东宫的那些藏书一样,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句读。
为何古代有文化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因为在古代有文化这个成本太高昂了,第一就是古代的繁体字,学起来非常费劲,而简体字是在建国之后扫盲运动才出现的,第二就是古代没有句读,也就是没有标点符号,普通人光是读一遍古文,学会在哪里断句,都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事情。
只要是上学学过文言文翻译,就知道句读有多么重要,句读差一点,有可能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