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庭霖看着一点都不紧张的魏承业,皱眉问道:
“魏兄,难道你不担心……”
虽然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所有人都知道,梁庭霖是想问魏承业,没考中怎么办。
没想到魏承业一脸轻松地摇摇头,笑呵呵地对梁庭霖说:
“考中考不中,其实都是看运气的,就算没考中,大不了下次再考,用不着紧张。”
杨云等人神色都有些苦涩,他们当然知道魏承业说的道理,知道却未必能做到。
看着四人苦笑,魏承业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他这边,压低声音说:“我相信,这次老天是站在咱们这边的。”
几人愣一下,反应过来,魏承业说的是正试第一道题的事!
要是老天不想让他们中,也不会把那道题送到他们面前。
虽然杨云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见到其他三人的面色好一些,也没有多嘴。
眼看天边露出鱼肚白,府衙大门慢慢打开,兵丁们排排站好。
学子们也懂事地配合搜捡,进入考院找到各自位置。
钟声响过,杨云拿到复试的题目。
一共五道题,四书,五经各有一篇文章,还有一道判语,一首试帖诗及压轴的策论。
这个题量相比正试多将近一倍,肚子里没点墨水的人,恐怕连做完都难。
杨云先是粗略看一下题目,再做最简单的判语和试帖诗,初稿自然是写在草纸上。
接着是四书五经的两篇文章,杨云很快找到破题思路,文章依旧是写在草纸上。
等做完这些,已经到未时,杨云从考篮中拿出点心随意吃两口,垫垫肚子继续做题。
最后一道策论题目,是问水旱蝗灾,民多流亡,是要先赈灾,还是先防乱。
杨云沉思片刻,决定以孟子民为贵破题,先赈灾民,再防饥民生乱,笔锋一转,说这些都是短期措施,真正的防灾要做好应急准备,这样才能民不乱,天下安。
将所有题目做完后,杨云休息片刻,拿着初稿开始仔细修改,润色,确保格式没错,行文之中没有犯忌讳的地方。
等到文章都修改完,杨云才小心翼翼地将文章誊写在题纸上。
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