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言顺,除多读书,多写文章,没有其他办法。”
“纵观历代文章体裁,没有任何 文体能与骈文的气势磅礴,雄浑大气相比。”
“你想要文章写出来如海如潮,揣摩历代名家的骈文,最合适不过。”
杨云翻开手中的书,入目是一篇雄浑至极的骈文,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光是这两句,已能杨云恨不得拍案而起,大喝一声好!
等看完这篇文章,杨云激动地起身,冲着卢毅说:
“先生,我能把这本书借走吗?等读完之后,再来归还。”
没想到卢毅摇摇头,竟拒绝,他看着杨云无奈地说:
“这是我好不容易才弄来的,借给你,我没得看了。”
“但你每天访客之后,可以来我这里抄录其上文章,等你抄完整本书,文章水平应该也能提升不少。”
听到卢毅让他抄录,杨云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没有原本,有个抄本也挺好。
从这天开始,杨云放课之后去卢毅的房间,抄录《历代名家骈文汇集》。
因为抄写的用心,连字都写得好看许多。
转眼三日过去,到放榜这天,杨云请一天假,在母亲的催促下,来到县衙门口。
县衙的布告栏前已经挤满人,所有人都在议论自身能不能上榜,
“李兄,你觉得你能考几名?”
“我觉得至少能在前十吧,估计刘兄跟我也差不多。”
“不知道那天那个说必中的狂生来了没有,真想找到他一起来看榜。”
在众人议论的时候,只听一声让开,衙役提着糨糊和县试榜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