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书院
杨云愣一下,罗孝荣提的这个问题,涉及《中庸》的根本要义,必须谨慎作答。
连一边的周仲都微微皱一下眉头,罗师出的这个题,有点难。
沉思片刻之后,杨云抬头看着罗孝荣,试探着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为中也……圣贤是教导我们,做人保持恒常的适度与克制,不可极端。”
周仲的脸色稍缓,这个回答虽然有点浅薄,但也算答到点子上。
罗孝荣微微颔首,看着杨云说:
“听周仲说,你才读半年书,能有此等见识也算不错。”
“但你的回答失于片面,所谓中,不只是说情绪,更是说我们的为人处世,乃至身边的一切,都要保持在一个中正不偏,无过无不及的状态。”
杨云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罗孝荣不愧是秀才,才学果然不是他能比的。
见到杨云脸上露出钦佩之色,罗孝荣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他对杨云这个学生很满意,但又担心他仗着聪明不听教诲,故意出一道难题,挫挫他的锐气,方便他以后管教。
眼看罗孝荣没有继续问话的意思,杨云躬身行礼说:
“罗师学识渊博,杨云愿意拜在罗师门下聆听教诲,不知罗师可愿收下学生?”
罗孝荣对这个学生也很满意,当场点头答应,
“既然你愿意拜我为师,那以后要勤勉读书,发奋上进。”
杨云把罗孝荣的话记在心中,又把束脩和拜师礼交给他,才算是拜师成功。
旁边的周仲见到杨云走完流程,笑呵呵地恭喜他说:
“杨云,从今以后你也不用叫我先生,现下咱们是同门,你叫我周兄即可。”
两人开几句玩笑,罗孝荣又让人上些点心,气氛比刚才亲近不少。
罗孝荣坐在主位之上,看着喜笑颜开的杨云,嘴角微微上翘着问:
“杨云,我听周仲说,你还没有定下本经,不知道你想专攻哪一经?”
五经乃传世经典,可谓是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寻常读书人很难把五经全都搞懂。
朝廷为选才考虑,准许考生在五经之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