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答应,你回去准备一下,我明天带你去县城拜师。”
杨云大喜,有经师,他能在五经上更进一步,也有考功名的实力!
第二天,杨云带着准备好的束脩,和周忠一起来到县城。
两人先是在文宝坊买一套字画做拜师礼,才来到罗孝荣的家。
罗家下人早知道周仲要来,十分客气地将两人引入客厅之中。
侍女上过茶,罗孝荣才从内堂出来,笑呵呵地跟两人打过招呼,问道:
“杨云,我听周仲说,你四书五经念得很熟?”
这是考校杨云的功课,虽然周仲把他夸得天花乱坠,但终究要亲自问问才行。
杨云神色一凛,知道这是拜师前的最后考验,连忙整整衣冠,起身回道:“不敢说熟,但其中内容全都记得。”
读书人崇尚谦逊,杨云就算把四书倒背如流,也必须得这么说。
罗孝荣对杨云的态度、回答都很满意,张口问道:
“四书集注之中的八条目,你可知道是哪八条?”
这题是基础中的基础,十分简单,杨云不假思索地说: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见到杨云回答如此迅速,罗孝荣满意地点点头,思维敏捷,基础扎实,确实是个好苗子。
他又问几个问题,杨云全都对答如流。
坐在旁边的周仲脸上也带着笑意,杨云是他推荐的,杨云表现这么好,他脸上也有光。
直到最后一题,罗孝荣突然问道:
“杨云,你四书读得如此熟稔,可知道《中庸》的中,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