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给皇上签的,意思到时候外面民意汹汹,你可别不认。
景武帝沉默一会,拍手道:“就这么办吧。”
……
两国签订和约,必须昭告天下,这个事情是瞒不住的,散了朝,便哄传了出去,士农工商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觉得,怎么能签订这种和约,太屈辱了。
有人则觉得挺好,天天打仗,谁都没钱了,再打下去,都得完蛋。
其中嚷嚷最凶的,是翰林院和太学,他们四处聚集,满腹牢骚。
“羞耻!太羞耻了,朝中有奸臣啊。”
“这会了,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就是曾开之老贼。”
“我大越开国两百年,何曾受过如此屈辱?我提议,我们要清君侧,抓住曾开之老贼,当场打死。”
“祸国殃民的老贼,我恨不能生吃其肉。”
……
见那么多人,骂骂咧咧的,太学学子顾希礼一溜烟的跑到了兵部尚书府,愁容满面道:“老师,祸事了,外面都在说,老师是奸臣,还要清君侧呢,老师实在不该接这份差事啊。”
到插箭岭,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曾开之正在让人做准备,听了这话,淡淡地看了顾希礼一眼,说道:“希礼啊,你跟着我也学了三四年了,怎么还是不长进呢?
清君侧?
谁啊?
这样,你在府门口张贴一份告示,无论任何人,是想清君侧也好,还是想和本人辩论和谈之弊也好,只管放进来,不得阻拦。
你去试试,看有没有人来。”
顾希礼是曾开之的学生,八股文特别出色,只是在变通上,火候太差。
曾开之想让他看看清楚,大家的真实看法。
带着懵懂和担忧,顾希礼打开府门,张贴告示。
这一贴不要紧,本来嚷嚷个不停的人,一个比一个跑得快,转眼就不见了,那些嚷嚷着要刺杀的人,也一样。
贴了大半天,连个人影都看不到,顾希礼晕乎乎的,回到内宅:“老师,这是何故?他们明明说……”
“说?”
曾开之嘲讽不已,“都是骗子而已,但凡读过书,明事理的,都知道我们大越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