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彦城的暮春细雨如丝,盐商王老爷的八抬大轿在轩墨庄的大门前缓缓落下。轿夫掀开轿帘的瞬间,他下意识抬手遮住额角,并非避雨,而是被门环上的赤金瑞兽衔环晃了眼,那夜明珠在雨幕中泛着温润白光,比他藏在密室的夜明珠大了整整一圈。
“王老爷里边请。”青衣小厮躬身为他撑开蜀锦油伞,伞面上绣的墨竹纹路竟与轩墨庄账册封面如出一辙。跨过两丈高的紫檀门槛时,王老爷特意留意了门板厚度,足有三寸,且用的是南洋紫檀整料,这等规格,便是金陵首富的宅邸也难见到。
穿过门廊时,三十六盏琉璃宫灯次第亮起。翡翠灯罩上的鎏金商队图在火光中浮动,王老爷认出那是轩墨庄十年前打通的河西走廊商路,骆驼队驮着的香料袋上,竟用碎钻镶出“轩墨”二字。檐下银铃轻响,惊飞的燕子掠过他肩头,翅尖险些碰到廊柱上镶嵌的东珠,每颗都有拇指大小,圆润无瑕,比他给小妾打首饰的珍珠至少高三个品级。
九曲回廊的地面铺着冰裂纹青砖,缝隙里竟嵌着极细的金丝,组成连续不断的商路地图。王老爷踩在“玉门关”的位置,忽然想起去年被轩墨庄截胡的西域商路,脚底不由得发沉。回廊尽头的汉白玉蓄水池里,墨鳞锦鲤摆动尾鳍,金铃随水波轻响,他数了数,每尾鱼都系着九枚金铃,恰合“九九归一”的商道吉数。
绕过影壁,三进院落的格局豁然开朗。主厅门前的昆仑白玉台阶泛着冷光,每级台阶边缘的鎏金回纹里,竟嵌着米粒大的钻石,雨珠落在上面折射出七彩光晕。王老爷扶着小厮的手拾级而上,指尖触到栏杆上的雕花,是苏州匠人特有的“双面绣”技法,外侧刻着茶马古道的艰险,内侧却藏着江南织锦的纹样,指尖抚过,能感受到两种纹路的微妙起伏。
厅内穹顶的鲛人绡纱在灯光下泛着柔光,二十八星宿图的碎钻亮如繁星,王老爷忍不住屏住呼吸,他曾在波斯商人处见过类似的绡纱,对方说这是海底鲛人所织,水火不侵且能驱邪避灾,有钱也难买一丈。主座后的象牙雕屏更是让他瞳孔骤缩:用红宝石嵌的香料罐棱角分明,南海珍珠缀的商船风帆上,甚至能看到用金线绣的“轩墨商号”旗语。
“王老爷请上座。”墨泯的声音从右侧传来,少年身着月白锦袍,袖口绣的墨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