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 第251章 咸盐(2/3)
个国家当中的顶梁柱般的存在。

    国家对于咸盐的控制一直都很严格的,起始于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即对盐和铁一起实行专卖。秦商鞅变法,控制山泽之利,也实行盐铁专卖。当时的山海之产主要是盐、铁,官府垄断经营,寓税于价,使人民避免不了征税,又感觉不到征税。汉初开放民营,使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汉武帝迫于财政压力和对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设盐官和铁官进行管理,盐专卖采取在官府的监督下由盐民生产,官府定价收购,并由官府运输和销售。

    不过到了东汉时期,对于咸盐的专卖制度被取消了,原因是有传说刘秀就是私盐贩子出身,但那也是野史无处考证,是不是真的也没有关系,不过到了三国时期这个专卖制度又被人拿了起来,原因就是咸盐也成为了三个国家各自的武器。

    蜀国有千年盐田,一直采了两千多年依旧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样子,魏国也有自己的产盐地,而东吴更是在海边可以吃到海盐,这看上去好像并没有谁可以扼住对方的咽喉,但实际上魏国还是太大了,很多地方就是一年到头吃淡菜,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吃一点点咸盐,还尽量要给主要劳动力吃一些,原因就是太贵了。

    更重要的是西域也是需要咸盐的大户,那里可基本上没有咸盐出产地的,想要吃点咸盐不是要通过买卖,就是要从盐碱地里面搞一些苦涩的土盐,虽然难吃但也比没有好。

    当马通看到自己的购物栏上出现了咸盐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很多事情,不过这些事情归到最后都只能变成一件事,那就是巨大的利益。

    他记得自己以前看过一个文章,说诸葛亮拥有那么大的盐业,却并没有做好,他完全可以凭借蜀国极为丰富的井盐产量,大规模倾销到魏国和吴国,换来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四川的井盐由此可以成为蜀国的“聚宝盆”和“提款机”,利用井盐换来的真金白银,蜀国的发展就具有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其次就是诸葛亮还可以利用食盐作为国计民生基本物资的刚性需求特点,向魏吴两国开展贸易战,通过有意识扩张或缩减食盐产量和贸易量,使之成为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