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买了胡椒,秋盈每天两趟去杂货铺问价。
“把它卖了吧,好歹赚几两银子,给我买几尺绫做小袄。”
真是难为她,胡椒的价儿一直没涨。
若照着往年价格,应涨到五六钱银子。
可现在仍是四钱五钱一斤,丝毫不动。
偏今年不涨价?
梨月头次做这事儿,也有些心虚。
昨天去大厨房看干娘,听说府里的买办也要多买些胡椒,心才算放下。
宁国府消息灵通,若胡椒卖不上价,绝不会提前囤货。
还不到端阳节,不算真正的炎夏,梨月决定再等等看。
可秋盈还在愁她的白绫袄。
“五两银子能买四尺白绫儿,好做件儿袄穿了。小月你真的莽,不问我一声儿,就把匹绫子抵换了胡椒。若是我在家,定然拦着不许你换。胡椒不当吃不当穿,存着它有什么用?还不如留着绫子,咱三个人做袄穿。”
环环也活泛了,探头过来道:“卖了胡椒,也给我做一件呗!”
梨月气得满脸涨红。这两个混账蹄子,一心只想着绫子袄。
三个小丫鬟,穿些旧衣裳还罢,若穿出崭新绫袄来,上头怎能不问?
沈氏上吊的绫子,要是查问出来,还不把她们撕碎了!
“人家问起来怎么说?一件袄儿五两银子,你偷来的抢来的?”
环环不吭声,秋盈还犟嘴。
“就说与人借来穿穿!”
“借个屁!谁肯借给你?”
三个人在小茶房里做事,秋盈人最懒。
打杂烧火嫌伤手,洗碗洗杯嫌水凉,又不肯学做点心。
平日做事都是环环帮着梨月,她只管在一边绣花打络子。
梨月打定主意,这次赚了钱,分给秋盈些银子,让她寻人情去针线房。
“囤胡椒的事,赚了银子你俩都有份,赔了全算我的。但什么时候卖得听我的。将来分了银子,秋盈托人往针线房去。我也要打点人情去大厨房。环环存着银子,往后去哪儿都好。在宁国府做丫鬟,做不了一辈子,总要为以后打算。正经学些手艺,存些钱傍身是正经。”
秋盈听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