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萧羽飞与辽国使团,王棣去了解了一番,算是知晓了此事。
澶渊之盟后,宋辽正式建立和平外交关系,并确立了定期互派使节制度,因此双方外交往来频繁。景德四年真宗说:“契丹使到阙、见辞及在馆接伴、支赐例物,并朝廷遣使合行之事,并有规制,行之二年,已成定例,可特置管勾往来国信所一司。”国信所从此建立,专门负责与契丹使节的交聘之事,往来国信所,掌大辽使介交聘之事。
而都亭驿则是宋国接待契丹使节的驿馆。在这里举行的外交活动不少,真宗景德三年,资政殿大学士王钦若宴契丹使于都亭驿;熙宁元年,大辽国信使赐宴于都亭驿,命枢密副使邵亢主之。宫词也有证:“大辽使者宴都亭,南苑弯弓试雁翎。得捷归来如奏凯,闹装鞍马出宫庭。”
东京都亭驿始设于五代,宋沿置。太祖开宝八年,宋与契丹开始互派使节,同年馆契丹来使于都亭驿,景德四年后专馆契丹使节,契丹大使来朝皆馆于都亭驿,这里有时也接待其他国家的贡使。
都亭驿最初直接隶属于外交机构鸿胪寺,澶渊之盟之后隶属于鸿胪寺下所设立的国信所。景德年间,对居住于都亭驿内的契丹使节的接待有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神宗元丰改制后,鸿胪寺的外交事务分隶于其他机关,都亭驿由枢密院通过国信所对其进行管理。
都亭驿位置设在州桥投西大街光化坊果子行以北,辽国使节(团)入住于此。去岁十月初,班荆馆确是接待了辽国使团一行。班荆馆原为五代驿馆,大宋立国后沿用之,为迎饯北国来使之所。景德二年,契丹使节来朝,接待于班荆馆,自此成为定例。
辽国使团由光禄卿耶律也速与光禄少卿赵良嗣任正副使,到东京乃是为了正旦大朝会。
原本,大宋正旦大朝会时,车驾坐大庆殿,有介胄长大人四人立于殿角,谓之“镇殿将军”。诸国使人入贺。殿庭列法驾仪仗,百官皆冠冕朝服,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量冠、白袍青缘。
诸国使节都会参加,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大使拜则立左足,跪右足,以两手着右肩为一拜。副使拜如汉仪。
这赵良嗣本名马植,是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