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后,一天比一天冷了。
沈如意买了布料和棉花,给楚杰和楚老爷子分别做了两身新棉袄。
她自己、爹娘、大哥、二哥、三哥、小弟和二嫂还有侄子沈庆铭,也各做了两身。
她跟陈建国结婚后的这六年,亏欠家人的实在太多,现在她想尽可能的多弥补家人一些。
她才刚把给沈国强的两身棉袄给他寄到乡下去,就收到了沈国强寄来的信。
沈国强下乡的地方虽然是沈家老家的隔壁村,但那边的情况跟全国其他很多地方都不一样。
那边的主要产业除了种粮食以外,还有割胶。
到那边下乡,可以说比去全国绝大多数下乡都更加辛苦。
当初沈如意还跟爷爷住在乡下的时候,就好几次听说有知青因为受不了繁重的劳动而自杀的。
还有女知青为了能有人帮自己干活,嫁给当地的男人的。
但在当地娶不到媳妇儿,把目光瞄向外来知青的男人又能有几个是好的。
所以那些女知青原本是想结婚后,有个男人帮忙干活儿。
实际上却大多都是结婚后,自己要干两个人活儿,挣两份工分,才能养活自己和懒汉男人。
要是还怀了孕,生了孩子就更惨了。
沈国强刚下乡去干活那两个月写来的信里虽然极力掩饰了,但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在乡下有多辛苦。
但今天这封信里,沈国强只字都没透露出下乡的辛苦。
反而有点隐隐的兴奋。
他跟沈如意说,他在那边山里找到一块地,准备自己先试点种点药材。
如果他成功了,并且药材卖钱了,他就发动乡亲们用自留地跟他一起种药材。
等药材种出来,他再帮乡亲们把药材卖给袁野,他在其中赚取一小部分的差价就是了。
沈国强甚至还兴冲冲的在信里跟沈如意计算了,他打算赚几个点的差价。
然后如果一户人家跟他一起种他能赚多少,十户人家跟他一起种,他能赚多少,百户人家跟他一起种,他又能赚多少。
沈如意看着沈国强字里行间洋溢的希望,脸上都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