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内,风云突起。
顾怀瑾静坐于东阁书房,案前文书摊开,笔走龙蛇。烛火摇曳间,他目光阴沉如墨。
“靖毒使大胜归营,一战擒毒祖,天子赏赐未及,百姓已先立碑……这风头,已盖过所有人了。”
他语气平淡,却落字如刀。
顾家幕僚低声应道:“顾相,若再任其声势高涨,恐怕……京中再无诸公立锥之地。”
“所以,要立刻引风。”顾怀瑾淡淡开口。
他拈起桌上一封密信,那是前线密探冒死传回的线报:萧逸擒住骨影真人,却拒绝送往京师,而是秘密押入靖毒营地,外人不得接触。
顾怀瑾冷笑,将密信摊于案上,另写一封——
“靖毒使萧逸私留敌帅,拒不送交朝廷,疑有私图。臣顾怀瑾,请天子明查。”
他手腕翻转,封上印章,又提笔添上一行:
“百骨蛊毒未尽,骨影真人不死,大炎难安。若权臣养虎为患,后果堪忧。”
密信封好,送入密道直往京中言官之手。
这一夜,顾怀瑾再无睡意,只望着烛火,喃喃低语:
“你赢了一场仗又如何?我顾怀瑾……可不是西域毒军。”
……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大理寺门口便挤满了朝中文臣。
首当其冲的,正是太傅陆震山,一身朝服,拄杖而立,满面怒容,手中紧握一封折子。
“放肆!简直放肆!”他怒拍御案副卷,“一介武夫,竟敢私藏降将,还不交出骨影真人!”
他身后,礼部侍郎、户部尚书、刑部侍郎纷纷随声附和,口若悬河。
“朝廷命令,岂容军功掩盖!”
“萧逸此举,置朝纲于不顾!”
“此人心术难测,莫非早有谋逆之心?”
御史台也动作迅速,三道弹章一并呈上,控诉靖毒使擅权、拥兵自重、操控蛊毒、闭营不报、图谋不轨。
不到半日,五十三名朝中重臣联名弹劾,箭雨一般射向那位刚刚凯旋归来的“靖毒使”萧逸。
皇城御前,沉默如铁。
天子居高殿之上,捻着一方白玉玺,低头看着那一封封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