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按照老北平的规矩,是 “破五” 的日子,也是商家开市的好时候。南门大街上的店老板们个个都有眼力见,纷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门营业。
可走进店里一看,货架上要么摆着下等的残次品,要么就挂着 “缺货” 的牌子,即便有货,也是限购。大家都在暗中观望军管会的态度,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犯了新规矩。
四季鲜和酒馆也顺应形势开业了。曾经摆满反季菜的货架如今空空荡荡,要是有客人问起,伙计们就会义愤填膺地说:“狗日的国党不干人事,断人财路,把咱们的货源都给毁了!”
而酒馆也暂停了早餐的售卖,徐慧真逢人就说:“街面上闹粮荒呢,哪有粮食往外卖呀!” 曾经在后厨忙得热火朝天的何雨柱,也收拾行囊,回了丰泽园当学徒,临走时还念叨着:“等粮食充足了,我再回来给大伙露一手!”
“各家派代表来领年货,解放军同志给大家送温暖啦!” 军管会同志们带着北方汉子特有的爽朗嗓音,穿透呼啸的北风,在南门大街上回荡。声音里满是热情,仿佛能融化这腊月的冰雪。
李天佑立刻放下手中的擀面杖,透过结着冰花的窗棂朝外张望。只见昏黄的路灯下,几个戴着红星帽徽的解放军战士,正推着满载物资的板车,军大衣下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板车上整齐码着麻布袋、竹筐,还有印着俄文的铁皮箱子,每一样都裹着层薄薄的雪霜。
“快去排队!” 徐慧真一把扯下围裙,“天佑,你腿脚快,你先去。记得别挤,听军管会同志安排。”
不一会儿,南门大街就排起了蜿蜒的长龙。队伍里有裹着旧棉袄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像小石头这样踮着脚张望的孩童。大家呵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细小的冰晶,却挡不住脸上的笑意。不时有人交头接耳:“听说解放军从天津卫运来不少物资”“可不是,昨儿张记杂货铺还领了煤油”。
最先回来的蔡全无顶着一头雪花,扛着半麻袋东西挤开酒馆的门:“五斤高粱米、两捆大葱,还有” 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个红纸包,粗粝的手指被冻得通红,“这劳什子‘革命糖果’,说是苏联老大哥送的。” 红纸包边角已经磨得发毛,隐约透出里面深褐色糖块的轮廓。
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