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44《凤阳龙兴》(5/5)
然听见树洞里有响动,掏出一看,竟是当年埋在门槛下的那颗珠子,经过多年风雨,竟长成了拳头大的夜明珠,红光里隐约可见龙形纹路。

    “乡亲们,咱凤阳是块宝地,当年咱老朱家穷得叮当响,可这土地、这湖水、这老槐树,都护着咱呢。”朱元璋站在老槐树下,看着围拢过来的乡亲,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服上补丁摞补丁,“如今咱要在这里建城池,修水利,让大家都有田种,有粮吃,让凤阳成为龙兴之地,世世代代受福泽!”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他没忘记凤阳,下旨修建中都城,以钟离为明中都,设府治,赐名“凤阳”,取“凤凰来仪,祥瑞所兴”之意。工匠们在修建皇陵时,从父亲朱五四的墓中挖出那件龙纹长袍,虽埋了多年,却依旧光鲜如新,袍角绣着的北斗七星,竟与朱元璋脚底的红痣一模一样。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回到凤阳,看见中都城已初具规模,钟离湖四周修了水渠,农田里种满了新引进的稻种,老槐树旁盖起了龙兴寺,钟声悠扬。他走进寺里,看见高彬和尚的弟子正在抄经,案头放着当年母亲缝的平安符——不知何时被人供在了佛前。

    “皇上,这平安符上的针脚,与皇陵地宫壁画上的龙鳞纹路一模一样。”随行的大臣惊叹。朱元璋笑了笑,摸着平安符上的补丁,想起母亲在油灯下穿针引线的模样,窗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像是母亲在说:“重八啊,你看,咱凤阳真的兴起来了。”

    夕阳西下,朱元璋站在明中都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的钟离山,山脚下的皇陵神道上,石马、石象、石翁仲整齐排列,像是在守护着这片龙兴之地。他忽然想起童年在钟离湖边看见的那条黑鱼,想起老槐树的预言,想起母亲临终前的叮嘱——原来所有的苦难,都是为了让这方水土重新焕发生机,让凤阳的百姓不再受饥寒之苦。

    “传旨,免凤阳赋税,永不起科。”朱元璋望着天边的晚霞,仿佛又看见母亲在晚霞中微笑,怀里的平安符贴着心口发烫,脚底的红痣与天上的北斗遥相呼应,钟离的山水,终究孕育出了属于自己的真龙天子,而这龙兴之地的故事,将随着凤阳的钟声,代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