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入座”的老鼠们就不得不去看前面屏幕上的内容了。
老鼠们不知道的是,在它们头部的周围就是微乎其微公司新设计的微型脑信号读取设备。屏幕内容播放的同时,这些设备持续读取实验鼠的脑信号,形成一组并行数据。在成功获取一定数据量后,屏幕黑了下去,而屏幕背面的灯光亮起。实验鼠们会惊喜地看到刚才被扫到屏幕后方的美食,而屏幕下方的那个缝隙,正好够它们跑过去。就在这时,老鼠颈部的限位器打开,前方的凹透镜升起,所有获得自由的老鼠都会循着食物的香味向前冲过屏幕前的空场,冲向屏幕后的食品。当所有老鼠都跑到屏幕后方时,推板移动过来,堵住屏幕下方的缝隙,此时的屏幕背面只剩一条迫使实验鼠们返回养殖笼的道路。
“老鼠电影院”每场可以有几百只甚至上千只实验鼠“观众”,而且如果让实验员们倒班放映,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实验,大大增加了读取到的脑信号数据量。效率猛增的同时这种设施的费用并不太高,本来就已经是微型低配的设备,加之是许多老鼠批量参加实验,于是从过去一人一台的独立装置现在变成“多鼠共享”的集成设备,进一步压低了成本。以往做两三台人脑读取设备的钱,现在几乎能造一整个“老鼠电影院”。这一招不仅节约了费用,收集数据的时间也被大大压缩。
唐汉兴他们把这种模式迅速推广,与多家养殖场共建了“老鼠电影院”。就在“老鼠电影院”研发建造的同时,唐汉兴团队的另一组研究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建立鼠脑的三维模型,还有几个人在简化人脑三维模型中关联度低的部分。而这段具体操作执行的时间对唐汉兴这个团队领导人而言,反倒是一个相对安静的时期,他要利用这段时间完成另外两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