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吴艳艳的问题,如今被赵银宝这样指出来,他哪里受得了,两人当场干起架来。
不过村里人今天大多都领了赵家的情,再加上今天是人家大喜的日子,不管那王翠玉以前如何,王家这样闹在礼数上就是不对。大家赶紧将两人分开。王家其他人还没来得及加入,战争就结束了。
最后王家人只能骂骂咧咧地离开,架打不了了,这气总得找地方出,而最后承受这怒火的也只有吴艳艳了。
不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听了两人的喜讯,也都会道上一声恭喜,送上几句祝福,有两家甚至还回了礼。当然也有看笑话的,比如之前和王翠玉穿过小树林的程家,但像王家这般闹的,他们还真是没想到。
谢过众人,夫妻俩刚想转身走上,没想到王有钱和另外两家没领到粥的人家竟还厚着脸皮继续上前讨要粥喝,不过态度明显比之前好了许多。
人家态度好了,赵银宝也不好再红着脸,他娘以前虽懒,爱投机取巧,但在人情世故上还是有分寸的,以前就常教育他,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当然若是当真让人不爽,那就不相遇也罢。
“有钱叔,这也不是我特意给你们没脸,主要是我们家那情况,这不是还没过头七嘛,怕犯忌讳,所以……”赵银宝向大家解释道。
“这有啥,你这不是热孝冲喜嘛,不妨事。”
(按靖安国的惯例,双亲亡故要守孝三年,若是要成婚只能三年之后,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便是热孝期间,即一个月之内也可以成婚,这种情况大家一般叫冲丧喜。)
粥本来就熬了挺多,板车上还剩不少,既然人家不介意,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最后便将粥给这几家人都分了。
被王家人这么一闹,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将黑了。
“相公,明天要不咱们还是上山伐些木头,先做个简易的木门吧,要不然厨房里的东西每天搬进搬出的也不是回事。”
因为除了倒座房和门房,其他的房间门都坏了,家里但凡有点价值的东西都被赵银宝搬到了倒座房,其他东西还好,就是每天煮东西的时候搬来搬去的挺麻烦。
“成,不过这伐木累人,你在家里编草垫子就成,这屋顶也得修补起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