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法制教育课程,邀请法官、律师走进校园,给学生们讲解法律法规,通过真实案例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
而两位少年的家长,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与荒唐之后,也开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李建国意识到,自己平时忙于工作,对儿子的关心太少,除了给钱,几乎没有真正走进过他的内心世界。柳如烟也发现,自己一味地追求事业成功,忽略了孩子的成长需求,把他丢为保姆和手机,才导致他走上歪路。
他们开始四处寻求帮助,参加各种亲子教育培训班,阅读大量的教育书籍,试图找到拯救孩子的方法。李建国主动放下身段,和儿子写信沟通,在信中他诚恳地向儿子道歉,承认自己的失职,并表达了对他的期望与爱。柳如烟则关掉了自己的直播公司,每天亲自给儿子做饭,陪他聊天,给他讲人生的道理。
故事的最后,当法院传票送到两位少年手中时,他们正在看守所里用牙刷蘸着牙膏画自画像。赵铁柱看着传票上的金额惊呼:“早知道这么贵,我该用茅台尿啊!”他的脸土露出一丝懊悔,但那懊悔中似乎还带着几分倔强。
“闭嘴!”民警在走廊里咆哮,“你们知道这泡尿害多少人失业吗?隔壁卖纸尿裤的都上市了!”民警的话语中透着深深的无奈与愤怒。
此时,火锅店经理老张正在后厨检查新到的尿检测试纸。他看着墙上新贴的标语“每一滴汤底都经过 dna 检测”,突然对着天花板大喊:“张总,要不我们推出防尿套餐吧!”他的声音中既有调侃,也有对这段荒诞经历的深深叹息。
而在这场闹剧的背后,是无数人的欢笑与泪水,是社会的反思与成长,是两个家庭的破碎与重塑,也是一个品牌的兴衰与挣扎。那泡尿,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所有人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教育、商业与道德。或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首这段往事,依然会忍不住摇头苦笑,为那两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为那个疯狂的夜晚,为这个被一泡尿改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