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紧紧攥住手腕。
“好……好啊……苏家是积善之家……”父亲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欣慰,却又夹杂着几分担忧。
与此同时,苏府书房内,苏婉正将一支翡翠簪子别进发髻。铜镜里映出父亲紧锁的眉头:“婉儿,那李青眼下不过是个秀才……”
“爹爹可知,一年前青阳书院的山长曾赞他文章有宰相气?”苏婉转身时裙裾旋开莲花,指尖轻轻点着案上墨迹未干的《治水策》,“女儿打听过了,这次府试的策论题正是治理漕运。”
苏老爷闻言,眉头稍稍舒展,却依旧有些犹豫。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管家喘着气撞开门,激动地喊道:“老爷!喜报!李公子高中解元了!”
苏老爷手中的茶盏“当啷”落地,溅起的水珠在夕阳下宛如金豆。他愣了片刻,随即哈哈大笑:“好!好!婉儿,你的眼光果然不错!”
苏婉低头轻笑,发间翡翠簪闪过一抹幽光。这簪子,正是两年前她在青阳书院墙外,瞥见那个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的少年时,特意请人打造的。
“爹爹,女儿相信,李青绝非池中之物。”苏婉轻声说道,眼中满是自信。
苏老爷点了点头,抚须笑道:“既然如此,这门亲事便定下了。”
苏婉微微一笑,心中却早已笃定。自己的选择不会错。那个眼神澄澈的少年,终有一日会站在更高的地方,而她会陪他一起,走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