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着尘土在城门前打着旋儿。乌尔泰带着一队使者,骑着快马,匆匆离开王宫,朝着基渚城外的弼麟国军营赶去。这支使者团由乌尔泰领头,几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随行,他们怀揣乌图尔的亲笔信,信中表示愿意接受弼麟国的议和条件,但希望能就细节进行商谈。
马蹄声在官道上回荡,乌尔泰骑在马上,眉头紧锁,心中忐忑不安。他知道,弼麟国此次来势汹汹,提出的八条条件苛刻无比,谈判绝非易事。但他也明白,这是北乌国最后的希望,他必须全力以赴,哪怕只能争取到一点喘息的空间。
一路上,乌尔泰脑中不断回想着国书的内容:割地、赔款、裁军、驻军……每一条都像一把刀,割在北乌国的命脉上。他握紧缰绳,心中暗自发誓,无论如何也要让弼麟国松口,哪怕只是一点点。
夜幕降临时,使者团终于抵达了基渚城外的弼麟国军营。远远望去,军营灯火通明,巡逻的士兵来回穿梭,戒备森严。乌尔泰深吸一口气,翻身下马,整了整衣袍,带着使者团走向主帐。
帐外的卫兵拦住他们,盘查了一番后,才放行。乌尔泰迈进主帐,迎面便看到赵武将军坐在主位上。赵武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眼中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锐利。他身旁站着几位副将和谋士,见乌尔泰进来,赵武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
乌尔泰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赵将军,我是北乌国使者乌尔泰,奉我国国王之命,前来商讨议和事宜。”
赵武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声音低沉:“国书你们看过了吧?条件写得清清楚楚,有什么好商量的?”
乌尔泰心中一紧,但他强自镇定,微笑道:“赵将军,我国国王愿意接受贵国的议和条件,但希望能就一些细节稍作调整,以确保双方都能满意。”
赵武眉头一皱,语气中带着不耐:“细节?什么细节?国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没有商量的余地。”
乌尔泰连忙解释:“赵将军,比如赔款的数额,百万两白银对我朝来说太过沉重,我们希望能分期支付,每年支付一部分。”
赵武冷笑一声:“分期支付?你们以为这是买卖吗?战争不是儿戏,赔款必须一次付清。”
乌尔泰额头冒出冷汗,但仍坚持道:“赵将军,我朝国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