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了。”
夏世子得了竹筒,又得了碳棒,小心翼翼地把碳棒放进包裹,就高高兴兴地拿着竹筒,急急忙忙去溪边盛水了,并没有发现大家说的武家荣袖袋的异常之处。
武正荣也想买个竹筒,本来按他的想法,如果用一两银子买一个竹筒,他省吃俭用可以节约出来,但一百两银子,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就强忍着内心的焦虑没有买。
夏世子盛水回来,看见武正荣两手空空,没有买竹筒,就不解地问:“武正荣,你怎么没有买竹筒?你不打算喝水了?”
武正荣说:“我没有那么多银子买一个竹筒。”
夏世子听后,难得大方一次,他觉得武正荣和自己同病相怜,给他买个竹筒也不是不可以,自己家又不缺银子,只是自己现在没有银子带在身上,于是给武家荣说:“武学弟,我给你再写个一百两银子的欠条,能给武正荣买一个竹筒吗?”
武家荣本来不想吧竹筒卖给武正荣,渴死他才好,但想到出外野营训练大家是一个整体,看在毕业获得优,又能获得一千两银子奖金的份上,就卖给他一个竹筒。
于是又拿出一张纸和一根碳棒,夏世子写了一张一百两银子的欠条连同碳棒一同递给武家荣,武家荣接过欠条放进袖袋,又从袖袋拿出一个竹筒递给夏世子,夏世子把竹筒送给武正荣说:“武学子,给你竹筒,赶紧去盛水吧,盛完水我们就离开。”
武正荣拿过竹筒,感激地说:“谢谢夏世子,你真是我的好同窗,好朋友,你但凡有用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我武正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武家荣看得一阵恶寒:“这两个可恶的居然人凑在了一起,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