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罢了。
就算流失了一些人,他也不会太心疼。
最后他思索再三,准备执行第二套方案,跨过高中直接上技校。
直接让人教授他们一技之长,也算为将来的工业时代打基础了。
随后他筹措了大半年时间,在晋阳城开设了医学学院、教育学院、计算学院、烹调学院、农业学院、畜牧学院等等教授专业的技能。
让他们在中学之后,自由的选择自己将来的道路。
然后这些科目则是由他,历时半年时间在他麾下专门挑选各行各业的从业资深人员负责教授。
让他没想到的是,选择最多的居然是教育科和农业科。
足足有五万多人报名。
然后就是烹调和畜牧这两个。
当然这些学子当中优秀的人才,和有抱负上进的还是被他单独挑选了出来,继续三年的高中深造。
不管怎么样,高中和大学还是要搞起来的。
虽然教授的已经不再是普通识文断字了,但这些知识都是以后工业的摇篮。
现在已经有人做了工业的基础工作,那么他们这些读大学的人将作为先驱和领头羊。
他说什么都不会放弃。
想到这些,他摇了摇头抬手拍了几下桌案。
啪啪啪!
听见杨升那边发来了声音,下面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杨升直接说道:“普及教育这事再难都要做下去。
虽然并州眼下只有六千多教习。
但我弘农杨家门下有两千多子弟和数千门生。
并州教育学院还有三万多人,他们到现在已经学习了近一年时间。
到下半年开学就是差不多两年时间。
这些人也将投入这项事业当中。
另外!
我岳父蔡伯喈、孔文举、杨家,也会为此事发力。
虽然可能还有差。
毕竟只是启蒙阶段而已,这些人手也足够了。
只要到了明年,我并州就有还有数万学子可以在投入这项事业里面。
往后的每年也能有数万人投人。
到六七年以后我们的教习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