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桩就是马车的买卖,这涉及到户部和槽运,当然,那是之后的事,咱庄里如今就是要做几件事,一是扩大制作坊的规模,二是将咱们掌握的工艺做到保密。”
说完看着李大和李忠严肃道:“煤炉那些东西是小事,但马车的制做可是机密的大事。
这件事里关键的技术你们俩父子都明白,不能让外人参与进入。
参与制作机密的这部份部件,只有我们后勤营的老伙计才能动手。
年后的马车需求量开始变大,一个月至少要一百到一百五十辆才能满足宫里和户部的需求。
到了明年,可能一个月就要五百辆。
你们父子好生琢磨怎么能保证,只在咱宁国府出品的才是能行遍天下的好马车。
这个机密至少五年内,不能让人学了去。”
贾蓉的话音刚落,李大和李忠父子俩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在贾蓉确认马车项目时,就参与到马车各个关键部件的设计和打造。
深知马车制造的重要性,尤其是贾蓉提到的“机密”二字,更是让他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无比。
李大恭敬地点头,沉声道:“蓉大爷放心,老奴明白这马车制造的重要性。
咱们后勤营的老伙计都是信得过的,绝不会让外人插手。
至于扩大作坊规模的事,老奴回去好生琢磨,若有什么想法,再跟大爷汇报,不过老奴需要挑一些少年郎来参与只要人手到位,立马就能开工。”
李忠也连忙附和道:“是啊,蓉大爷,咱们父子俩一定会把这事办好。
马车的工艺咱们已经琢磨得差不多了,只要再改进一些细节,就能保证咱们的马车是天下独一份的!”
贾蓉见两人态度认真,心中也颇为满意,点头道:“你们明白就好。
这马车的买卖,不仅是咱们宁国公府的财路,更是咱们在朝中的地位保障。
若是做得好,往后咱们就是户部和槽运的座上宾;
若是做不好,那可就是丢脸丢到宫里去了。”
李大和李忠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
贾蓉又看向焦大,道:“焦大叔,你要全力的要配合李大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