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第17章 测字(3/6)
愤的句子?”

    朋友是用来称呼秀才的,大明中期已经不太讲究,只要是读书人之间往往也称为朋友。王鏊正应了那句话,越是学问深厚身居高位的大人物越谦虚。

    以官场的规则,只要王鏊愿意就可以随时起复,而且凭资历进了内阁就是首辅。王鏊可以谦虚,杨植可不敢托大,他恭敬地说:“好教相公得知,小子来到苏州,看到无数英才被科举埋没,将心比心,想到我欲科举而父母不允许,故代入苏州英才的心理写下此句,以图雅集夺魁尔。”

    王鏊忽略了杨植取巧的意图,却对苏州英才被埋没而大有感触,说:“大明负东南多矣!”

    杨植吓一跳,这话也敢说?你是大明的相公呀!看看文徵明唐伯虎的脸色,却见这两人神色平常,估计平时也与王鏊说过这种事。

    不过也无所谓,太祖高皇帝的祖训是“言路通畅言论自由”,大明的文人什么话都敢说。

    文徵明附和道:“天下读书人尽出东南。晋川两省连一个状元都出不了,贵州广西只要写完二百字的文章就能录举人,而我们南直的英才想中个举人比登天还难。”

    杨植略有些内疚,因为他是中榜,跟广西贵州同一标准。

    王鏊似乎被戳中了痒痒肉,说道:“我大明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天下赋税十分之一出自苏州,山西陕西宁夏兰州西宁全靠我们南直养活。”

    唐伯虎也说:“大明不如大元!大元盛世,东南何曾如今日之凋零。我朝太祖出身草莽,对有钱人仇恨,对苏州松江苛刻。”

    你们这样好嘛?我好歹来自凤阳!请尊重我的籍贯!

    杨植怯生生问道:“唐解元,敢问大明怎么还不如大元?”

    王鏊却叹息一声:“持正公允地说,大明比大元倒退数百年,大明实乃华夏之耻,不知道后人会如何评价大明!”

    文徵明唐伯虎都点头赞同。仇英一个漆工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学识,懵懂无知,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只听王鏊说道:“前元以宽治天下,也以宽失天下。我朝开国文臣中,多有出仕前朝者,无不怀念大元。”

    王鏊说的就是诚意伯刘伯温、明初文臣之首宋濂等人。他们哪怕在明朝已经位极人臣,写诗写文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