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重要原因。
可以说,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朱家,为了儿孙。
朱元璋扫了众人一眼:“咱用心良苦,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朱绫和朱棣,齐齐翻了个白眼。
【朱元璋的很多出发点都是好的,只可惜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子孙繁衍。】
【皇族子孙的不断繁衍,会带来两个问题。】
【一个是子嗣越来越多,朱家藩王的待遇又这么丰厚,一代两代没什么,等再过几代,就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掏空大明的国家财政。】
【另一个是子嗣繁衍,血缘稀释得越来越远。】
【第一代皇帝与第一代藩王是父子,第二代皇帝与藩王是叔侄,这样不断繁衍,血缘越隔越远。】
【朱元璋不忌惮藩王,那是因为藩王是他的亲儿子。】
【可对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来说,手握重兵的藩王威胁简直不要太大,卧榻之侧,岂能他人酣睡?】
【没有亲生父子这一层深厚的血缘关系作为纽带,皇帝与藩王之间的关系,注定不可调和,削藩势在必行。】
【当然啦,朱元璋爱惜儿孙,但更爱自己的好大儿朱标。】
【东宫太子一脉,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承载着他的希望。】
【朱元璋可以坑别人,但绝不会坑自己最爱的儿子。】
【为了让太子朱标更好约束藩王,让藩王们紧紧团结在皇帝身边,朱元璋在各地设立的卫所。】
【卫所是管辖粮仓的机构,各地农民种地交粮食,不能直接上交藩王,而要上交卫所,再由朝廷派专人发放。】
【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掌控了粮食,就掌控了军事命脉。】
【藩王即便手握重兵又如何?手里没有粮食,就很难掀起什么大浪。】
【各地的卫所归都督府管辖,而都督府的武官采取世袭制,由皇帝掌控。】
【如此一来,有兵无粮的藩王,想要造皇帝的反,当真比登天还难。】
【未来朱棣能够起兵造反成功,那是诸多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亿点点运气加持的缘故。】
【朱元璋全盘布局想的很好,但天有不测风云,朱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