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无息消失在历史尘埃中。
人生在世,最难看穿的,也就‘名利’二字。
“一个不男不女的死太监,他有什么资格航海下西洋?”
“就是,真是太荒谬了。”
“未来的永乐帝真是糊涂了,派什么人不好,偏要派一个太监。”
“太监能成什么大事?惯会欺上瞒下,谄媚逢迎,为了一己私欲,构陷忠良,残害无辜,身上还散发着一股尿骚臭气,没得叫人恶心。”
“……”
文官群体堪称太监的头号黑粉头子。
盖因在封建社会,男权至上。
太监失去了象征男人尊严的那一丢丢玩意,哪怕之前再风光,也会如折翼天使那般迅速坠入泥潭。
对于太监的歧视,本质与歧视女性、物化女性,没有多大的区别。
甚至在这群高高在上男人眼中,太监还不如女人呢。
女人至少能给男人暖床,发泄生理欲望,是个不错传宗接代工具人。
说穿了,在畸形的封建社会,男人有那根东西,就是高贵,失去那根,卑贱得连乞丐都不如。
朱绫看到文官对太监展开狂喷,心中一叹
世人只看到了太监的阴狠、卑劣、歹毒、贪婪,却没有看到太监内心的苦痛。
要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又肯割了命根子入宫当太监呢?
太监这种产物,是吃人的封建社会对底层人的残害与压迫。
明朝文官对于太监的歧视,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太监身体残缺带来的人格扭曲与异化,也因为世人的歧视,迸发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能量。
明朝晚期,太监代表的阉党和文人士大夫代表的东林党斗得你死我活,既是皇帝利用太监制衡文官,也是两大群体的矛盾集中爆发。
【郑和虽是个太监,却拥有着卓越非凡的能力。】
【朱棣奉天靖难,郑和居功至伟,深得皇帝赏识,就连‘郑’这个姓氏,都是皇帝钦赐。】
【郑和下西洋,除了弘扬大明国威之外,还有另外一重任务,那就是寻找火灾中假死遁逃的朱允炆。】
【作为太祖亲封的皇太孙、东宫太子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