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与孤一同代劳,设宴款待各方贤才,以彰显我西岐求贤若渴、广纳豪杰之心。”相父微微躬身,眼神中透着睿智与忠诚,朗声道:“领旨!定不负主公所托。”
与此同时,苏侯率领着他那浩浩荡荡的人马,正井然有序地朝着西岐城进发。那一面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对新征程的期待。苏侯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那巍峨的西岐城。他深知,这一选择意味着与过去的一切诀别,但为了心中的正义与百姓的安宁,他义无反顾。终于,苏侯的人马尽数踏入西岐城。一时间,西岐城内热闹非凡,各方英雄豪杰云集于此,他们或谈笑风生,或切磋武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自是不必多言。
且说汜水关总兵官韩荣,听闻苏护已率部归降西岐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般,惊得他脸色煞白,额头上冷汗直冒。他深知苏护归降西岐意味着什么,这无疑是给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又添了一把火。韩荣心急如焚,急忙差遣一名精明能干的差官,修了一份详尽的奏本,快马加鞭赶赴朝歌城。差官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夜兼程,一路上风餐露宿,马不停蹄。他心中明白,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终于,历经数日的奔波,差官来到了朝歌城。他径直前往馆驿中歇下,稍作休整,养足精神。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差官便起身,整理好衣衫,怀揣着那封至关重要的奏本,踏入了午门。他小心翼翼地穿过一道道宫门,来到了文书房。那日,正好是中大夫方景春在文书房看本。方景春为人正直,忠君爱国,对朝廷之事极为上心。差官恭敬地将奏本呈上,方景春接过奏本,仔细地看了起来。当他看到苏护已降岐周这几个字时,不禁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轻轻点了点头,口中骂道:“这老匹夫,一门上下皆受天子的宠眷,享尽了荣华富贵。本应忠心耿耿,报效天子,如今却不思报本,反而投降叛逆,真是连狗彘都不如!”
方景春越想越气,抱着奏本便径直往内庭走去。他见到侍御官,急切地问道:“天子此刻在何处?”左右侍御官恭敬地回答道:“天子正在摘星楼。”方景春不敢耽搁,急忙赶到摘星楼下候旨。左右侍御官见方景春神色匆匆,不敢怠慢,赶忙启奏天子。纣王听闻奏报,便宣方景春上楼。方景春上得楼来,急忙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