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说前朝都有不和亲的骨气,我朝也必须要有这个骨气,范相说没有钱粮没法打,让同意以和亲缓解战事。
王相说给江南地区加税也要打,范相却说送个公主出去就不必劳民伤财,为何非要给百姓加税?
这事儿吵到现在都还没个结果,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有一次陛下听他们吵架都睡着了。”
听到这里李瑜皱了皱眉,他不记得先帝还有活着的公主。
好像都没长成吧?
李瑛在旁边缝冬衣,闻言便道:“范相这话说得倒是轻巧,历来谁家真公主去和亲的,不都是选王公大臣的女儿封为公主?”
“不如就让范相的女儿去和亲,看他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不过话说回来送谁的女儿去和亲不是示弱呢?”
不怪人家王相不答应,国家的尊严大于一切啊。
他们大雍取代了大新,大新当时难成那样子也没想过和亲示弱,才建国五十来年的大雍怎么能答应呢?
李瑜听着朝堂上这本糊涂账,眉毛忍不住越皱越深。
“王相在朝中的势力,是不是渐渐不敌范相了?”
吴景诚点了点头,惊讶地问他怎么知道。
李瑜:“……范相所想皆如权贵之意,王相所想皆不如权贵的意,自然是一个树荫成林一个摇摇晃晃。”
先帝太糊涂了。
如果是能做主的皇子登基,这些事情完全不用吵成这样。
吴景诚叹了口气:“这三年十好几个直言敢谏的言官被贬,还有三位大臣……直接被廷仗给打死了。”
“子璇,其实我现在想想看,你当年落榜也挺好的。”
他入京为官的这些年,为了弄明白好友为什么会落榜,于是便特意去礼部寻了好友的卷子。
好友的文章词句让他倒吸口凉气,想起当年会试正值先帝撑着一口气,想为国挑选忠臣良臣之时。
子璇的文章要是到了先帝面前,绝对会被留在京城为官,而且还会被放在要职上面。
若子璇按照文章里那般刚直为官,只怕是那些被打死的臣子名单中,就会有李瑜的名字。
“子远,此次会试你就换换文风,等考过了要干实事你干脆去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