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果断让朝堂风气为之一振,原本有些散漫的官员们,如今都变得谨小慎微,生怕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被太子惩处。然而,这种高压态势也让不少官员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在私下里,对李贤的改革议论纷纷,心中满是不安。
就在李贤的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一位名叫韦承庆的官员站了出来。韦承庆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不阿,在朝堂上一直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他站在朝堂之中,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他深知李贤的才华与抱负,心中对太子充满了敬佩之情。但他也有着自己的忧虑,担心李贤过于急切的改革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
这一日,阳光透过层层云层,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韦承庆身着官服,神色凝重地朝着东宫走去。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深深的思索。来到东宫门口,他向守卫表明来意,求见太子李贤。李贤得知韦承庆前来,心中暗自猜测,他或许是为了自己的改革之事而来。但他依然热情地吩咐下人,将韦承庆请进殿内。
“韦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李贤微笑着问道,笑容中带着一丝期待,又有几分对未知的忐忑。
韦承庆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之后,神色愈发凝重地说道:“殿下,臣此次前来,是有一番肺腑之言,想对殿下说。殿下监国以来,举措连连,大唐上下确实有了新的气象。然而,臣也注意到,殿下的改革步伐迈得有些过快,这其中恐有隐患。”
李贤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即问道:“韦大人何出此言?如今大唐积弊已久,若不大刀阔斧地改革,如何能让国家繁荣昌盛?”
韦承庆向前走了两步,微微躬身,耐心地解释道:“殿下,改革固然是好事,但也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就拿军事改革来说,殿下精简军事编制,触动了不少军事贵族的利益,他们虽然表面上不敢吭声,但心中必然不满。长此以往,恐生变故。再者,税收改革虽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那些富商们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势力,恐怕会想方设法阻碍殿下的改革。”
李贤听后,缓缓站起身来,背着手在殿内踱步。他的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不得不承认,韦承庆的话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