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对他的政绩大加赞赏,并赏赐了他一批珍贵的宝物。随后,话锋一转,说道:“如今朝堂局势微妙,本宫希望爱卿能与本宫一同维护大唐的稳定。有些事情,一旦做错,可就没有回头路了。” 这位大臣心领神会,连忙表示会全力支持武媚。
武媚决定先暗中试探朝中大臣对太子之位的态度。她以关心李弘病情为由,召见了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在交谈中,她巧妙地提及李弘的病情和太子之位的未来。大臣们心中明白武媚的意图,但都不敢轻易表态,只是含糊其辞,生怕说错话。武媚对此早有预料,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大臣们的表情和言辞,试图从细微之处捕捉他们的真实想法。有一位大臣在谈及太子之位时,眼神闪烁,言辞闪烁其词。武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对这位大臣的态度有了初步的判断。
武媚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次子李贤。李贤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威望。但她也清楚,李贤性格较为刚强,与一些大臣之间存在分歧。为了让李贤更好地适应未来可能的太子之位,武媚开始有意培养他。她安排李贤参与一些重要的朝政事务,让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她还为李贤挑选了几位学识渊博、忠诚可靠的老师,教导他治国理政之道。她亲自为李贤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研读经典史书、参与朝政讨论等。她对李贤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肩负起大唐的重任。”
武媚深知情报的重要性,她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情报网络。她的心腹被派往朝堂的各个角落,密切关注大臣们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大臣之间的私下聚会,还是他们对李弘病情和太子之位的议论,武媚都能在第一时间得知。通过这些情报,武媚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一次,她的心腹得知几位大臣在私下里讨论太子之位的人选,并且对李贤持有不同意见。武媚得知后,立刻思考应对之策,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对这些大臣进行安抚和引导。
武媚深知此事急不得,她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谋划。她一方面继续为李弘寻找治疗的方法,哪怕只有一线生机;另一方面,在暗中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为可能到来的太子之位更迭做准备。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开始有一些风声传出,关于李弘病情和太子之位的猜测在大臣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