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突厥反叛的消息后,顿时龙颜大怒,原本威严的面容此刻因愤怒而扭曲。突厥的这一挑衅行为,犹如狠狠扇了他一记耳光,触及了他作为大唐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李治深知,若不及时平息这场叛乱,大唐的边境将永无宁日,百姓也必将继续深陷苦难的深渊。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果断下令出兵平叛。
此次领军的重任,最终落在了名将萧嗣业的肩上。萧嗣业在大唐军队中久负盛名,过往的征战岁月里,他身经百战,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扬四方。他的名字,在大唐军中如同一面旗帜,激励着无数将士奋勇杀敌。此番出征,满朝文武皆对他寄予了厚望,他们坚信,凭借萧嗣业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定能再次凯旋而归,扞卫大唐的尊严与荣耀。
萧嗣业领命后,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迅速点齐兵马,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向着边疆火速奔赴。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疾,大军如同一股钢铁洪流,向着战火纷飞的边境滚滚而去。
初到战场,萧嗣业充分展现出了他作为名将的卓越才能。他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敏锐的战场洞察力,巧妙地部署兵力,精准地打击突厥的小规模进犯。在一次遭遇战中,他提前设下埋伏,待突厥骑兵进入包围圈后,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唐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打得突厥骑兵措手不及,狼狈逃窜。这一战,唐军大获全胜,成功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一时间,唐军士气大振,士兵们的脸上重新焕发出自信的光芒,他们高唱着战歌,士气如虹,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然而,突厥可汗并非等闲之辈,他对萧嗣业的威名早有耳闻,深知其厉害。于是,他绞尽脑汁,精心策划了一场诱敌深入的阴险计谋。突厥军队佯装败退,在撤退的途中,故意丢弃大量物资,制造出慌乱逃窜的假象。那些散落一地的粮草、兵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如同一个个致命的诱饵,等待着唐军上钩。
萧嗣业被眼前看似轻易得来的 “胜利” 冲昏了头脑,他的心中逐渐被骄傲和轻敌情绪所占据。他没有识破突厥的阴谋,反而认为敌人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于是,他贸然率军追击,心中只想着乘胜追击,彻底消灭敌人。他带领着大军一路深入草原腹地,越追越远,却浑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