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写着\"阿尔斯兰医方集\"几个大字。
陆昭阳捧着木匣,眼眶微热:\"前辈厚赐,晚辈受之有愧。\"
\"医术无界,济世为怀。\"阿尔斯兰慈爱地看着她,\"只望小友将来成为一代名医,造福苍生。\"
辞别阿尔斯兰,陆昭阳又去了王宫药圃,向那些教导过她的药农们道别。每个人都送了些小礼物——一包种子、一瓶药露或是一件手工雕刻的药材捣具。
回到张氏分号,陆昭阳开始整理行装。这一个多月来,她积累了厚厚的三本笔记,画满了药材图谱和医方记录;收集了数十种西域特有的药材样本;还有阿尔斯兰和其他医者赠送的珍贵医书和药方。
李掌柜见她行李太多,特意准备了一匹温顺的骆驼专门驮运这些医药资料。
\"陆郎中此行收获颇丰啊。\"李掌柜帮着她打包,\"张公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多亏了李掌柜的照应。\"陆昭阳感激地说,\"还请替我向阿尔斯兰大人和其他医者再次致谢。\"
启程前日,阿尔斯兰特意在府上设宴为陆昭阳饯行。受邀的还有几位于阗的名医和药商,席间大家畅谈医术,交流心得,气氛热烈。阿尔斯兰甚至即兴弹奏了一曲于阗古乐,悠扬的琴声在庭院中回荡,令人沉醉。
宴席将散时,一位名叫哈桑的药商神秘地凑过来:\"陆郎中,听说您对西域药材感兴趣,小人这里有件稀罕物,不知您可愿一观?\"
哈桑从怀中取出一个小锦囊,倒出一粒深紫色的种子,约有拇指大小,表面布满细密的纹路。
\"这是"紫灵参"的种子,生长在昆仑山最高处的雪线之上,三十年才结一次籽。\"哈桑压低声音,\"此参补气养元的效果,比中原人参强十倍。\"
陆昭阳小心地接过种子,仔细端详:\"如此珍贵,恐怕价值不菲吧?\"
哈桑笑了笑:\"若是旁人,千金不卖。但陆郎中救治过我侄儿,分文不取。\"
原来一个月前,哈桑的侄儿突发急症,是陆昭阳用针灸救了他一命。这份礼物,是药商的谢礼。
陆昭阳推辞不过,只得收下,又详细请教了种植的要诀。哈桑知无不言,还答应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