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共同塑造了高等生物对死亡的恐惧心理。
他的意识里时刻担忧着孩子的未来,情感上又承受着失去爱人的痛苦,两者交织,让他对死亡更加恐惧。”
骁睿听后,若有所思:“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道理。”
洛尘还没来得及继续说,弹幕中又涌现出一些新观点。
“我好像有点懂了,低等生物靠本能活下来,高等生物靠恐惧死亡更好地活下去?”
“但恐惧死亡有时候也会坏事啊,让人畏畏缩缩不敢冒险。”
洛尘看着这些弹幕,对骁睿说:“从进化意义上讲,对比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在面对危险时的反应就能清晰看出差异。
以蟑螂和人类面对火灾为例,蟑螂依靠简单的趋光性和对热源的感知本能,察觉到温度变化和光线异常后便朝着相反方向逃窜,这是基于其基因设定的本能生存反应,虽然有效,但局限性明显。”
骁睿忍不住感慨:“蟑螂的反应确实太简单了,那人类呢,面对火灾有哪些复杂的应对?人类总不会像蟑螂一样瞎跑吧。”
洛尘接着说:“而人类面对火灾,不仅会因恐惧死亡产生强烈求生欲望,还能利用发达的大脑思考制定逃生计划,如寻找安全出口、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在公共场所,人们还会组织他人疏散,避免混乱造成的踩踏等二次伤害。
从社会层面看,人类更是发展出火灾预警系统、消防灭火技术等,大幅提高了整体生存几率。
这种复杂机制是高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到,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其目的是确保自身的延续。
低等生物的本能反应是基因驱动的基础生存策略,而高等生物的恐惧死亡机制则是基因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进化结果,促使生物发展出更高级的生存方式,保障基因的传递。
人类通过智慧和协作,让整个群体在危机中更有生存优势。”
骁睿追问:“那这种进化意义上的差异,具体怎么影响高等生物在情感和行为上对死亡恐惧的表现呢?情感和行为肯定会受影响,具体是啥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