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六平的小房子,两室一厅,几乎掏空了许辞音手里的所有存款。
她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买这套房子,自从陪同事出来看房时注意到这个小区,户型概念图就像是刻在她脑子里了一般,久久忘不掉。
客观来说,在买房之前,许辞音是不缺钱的。
早年,她父母干运输发家,一辆货车,夫妻二人天南海北地跑,童年的大多数记忆里,她都是跟许辞南两个小孩守在家里。
跑了多年大车,手里积攒了不少客户和货源,加上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在外面跑着总不是办法,后来,夫妻俩一合计,拉着车队里的其他伙计联手开了家小型运输公司。
赶上了时代的东风,公司生意水涨船高,两人并没有过上想象中的舒坦日子,每天忙得连轴转,公司开得越来越大,生意也红火起来。
孩子自然是没时间管的,所幸兄妹俩放养惯了,吃喝不愁,钱管够,两人早就适应了这样的日子。
生活费会定期打到卡上,从一开始的几十,几百,到后面几千,几万。
公司业务最红火那几年,老许每天哼着小调,想着法给儿女补偿献殷勤,礼物也是不眨眼地送。
这些钱大多数被许辞音存了起来,她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相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里过得都是穷日子,心里自然存着些对那些生活的恐惧。
别说她了,就连许家夫妻俩,也是用了很久才适应家里有钱了这件事。
随着接触的人地位越来越高,面对那些老牌世家,知道他们对暴发户多有鄙夷,一家人也懒得去热脸贴冷屁股。
所以除了一些非去不可的宴会、交际,生活和之前也没差多少,顶多物质更富足了些。
许家的车队是行业内出了名的安全可靠,公司一天天壮大,上高中时,许辞音身边还是莫名其妙多了一些“朋友”。
她对她们口中的“大牌”、“奢侈品”之类提不起兴趣,三番五次推掉周末的“姐妹聚会”,时间长了,她们也绝了拉许辞音入伙的念头。
许辞南身边,这种人自然也少不了,说起来,那一阵,他还真信了那些所谓朋友的拉拢。
打高尔夫,穿西装,出入西餐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