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过来,点头称好。
邹老很满意,杨慎不忘柴峻,他没提醒,就是想看看这孩子能不能考虑到。
现在看来,杨慎行天赋好,脑子好,也有人情味,各方面都不错。
柴峻在装好菜给邹老端过去后,竟然又回到厨房。
“行哥,需不需要我帮你?”
“你赶紧去陪老师说话。”杨慎行开始赶人,他做饭不喜欢有人帮,觉得施展不开。
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辣椒炒肉……
菜不多,也都是家常菜,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杨慎行就利索做完,回到饭桌上。
此时,一壶酒已经见底,邹老脸色红润,说话声音都大起来。
咚咚咚,有人敲门。
是北门连笙,他一进屋就说:“我说怎么满楼道都飘着香味呢,原来是你老小子在开小灶。”
邹老也不生气,反而对杨慎行道:“去厨房右边的柜子里,给你师叔拿酒和酒杯子。”
“哈哈,你不说我也要留下。”
等杨慎行回来后,柴峻才小声道:“行哥,这是?”
“北门连笙,咱们的师叔。”
柴峻闻言,再次恭敬问好。
“好了好了,不要多礼。”北门连笙连连摆手,随后对邹老道:“你和杨慎行,我看都不是老实人啊?怎么着学生看着这么老实呢。”
“你懂什么,这孩子像我!”邹老瞪眼。
两个年轻的不喝酒,就看着两个老的边喝酒边聊天。
吃着吃着,柴峻的拘谨才消退一些,话多起来。
也是借此杨慎行与其才逐渐熟络,聊得多一些。
平常杨慎行话没那么多,主要是因为他的朋友话多。
现在,就轮到他主动说,挑起话题了。
此外,杨慎行与邹老之间,也由原本单纯的师生那种关系,变得更加随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