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京剧剧院的拍摄后,剧组转战到一座现代化的科技园区,拍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场景。这里的环境与京剧剧院截然不同,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演员们和工作人员需要迅速适应这种转变。
“哇,这里的一切都太酷了,感觉自己真的置身于未来世界。” 李明兴奋地看着实验室里的各种高科技设备。
张老爷子也好奇地四处张望:“这科技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啊,没想到有一天我这个唱京剧的老头子也能和这些高科技打交道。”
在拍摄一组人工智能科学家团队讨论的场景时,演员们对于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表达又出现了问题。虽然他们提前做了很多功课,但在实际表演中,还是显得有些生硬。
“苏导,这些专业术语太难把握了,我们担心说得不够准确,影响角色的可信度。” 一位饰演科学家的演员有些焦虑地说。
苏然安慰道:“大家别着急,我们邀请了专业的人工智能专家作为顾问,他们会在现场指导大家。在表演时,重点是要展现出角色对科技的热情和专注,不必过于纠结术语的准确性,只要自然流畅地表达出角色的想法就好。”
随着拍摄接近尾声,电影进入了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苏然和夏晴与剪辑师、特效师们日夜奋战,精心打磨每一个镜头、每一处特效。在一次特效合成的过程中,大家对一段京剧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特效片段进行反复调整。
“这个特效和京剧表演的节奏不太匹配,感觉有些脱节。” 剪辑师指出问题。
特效师连忙解释:“我们再调整一下特效的时间轴,让它更好地契合京剧的韵律和节奏。”
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最佳的效果。苏然看着屏幕上完美融合的画面,满意地说:“就是这样,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奇幻效果。”
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音乐团队也在为电影创作独特的配乐。他们将京剧的传统乐器与现代电子音乐元素相结合,打造出了一种既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感的音乐风格。
“这段音乐太惊艳了,将京剧的韵味和科技的活力完美融合,一听就仿佛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中。” 夏晴对音乐团队的作品赞不绝口。
随着后期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