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医。后来又考上医科大学,现在在首都的医院上班呢。”
三个样对弟弟的情况心知肚明,当然他们也不能多说。这会心里只是庆幸,幸好还有小妹瑶瑶。
虽然小妹也远离父母在首都工作和生活,但至少平时写个信,打个电话什么的都不用限制。毕竟他们回来第二天,就跟小妹通过电话。
“你们从项目里出来了,那以后是怎么安排的?”见聊的差不多了,老丁才终于开口问。
“我们还继续留在研究所,只不过不像以前那么严格,另外还会去学校教书。”
只要不再与世隔绝就行。
可惜三个孩子这次回家,还是待不了多长时间。而且据说这次从项目里出来以后,他们可能就不在一个单位了。
对此秀娥也是没有办法,现在几乎可以肯定,她家这四个儿子算是都贡献给国家了。
知道孩子们也待不了多长时间,干脆把当初随军带来的箱子,就是师傅师娘送给她的那些东西拿了出来。
当着一家人的面前,秀娥打开了那个珍藏很久的牛皮箱子,露出里面的珠光宝气。
她给三个孩子每人分了六根金条,外加一人一套差不多的首饰,此外每人又给了6000块钱。
把东西分别给了三个孩子,秀娥才说:“这些金条和首饰,一些是当年在老家和青岛的时候换的,一部分是你们师公给的。另外这些钱,是我跟你们爸爸给你们攒的老婆本。”
眼看孩子们要推辞,秀娥一双大眼睛一瞪,“不许推辞,这些都是我们做父母的心意。当初你们小小年纪就出去读书,我们也没法照顾你们。能做的,也只有给你们攒点家底了。”
这话把三个大儿子感动的红了眼眶,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又听见他们亲妈说:“你们小弟那边跟你们一样,也是六根金条、一套差不多的首饰。至于钱,就等他什么时候成家什么时候再说,毕竟咱们也得考虑通货膨胀之类的因素,可能会多一些。”
好在一家人勉勉强强都算是文化人,‘通货膨胀’这个词也都多少听过【这里特指老丁】。这会儿听见秀娥提起,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至于剩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