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的二样上二年级。
这个年代小学还是五年制,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就凭俩孩子的学习能力,相信他们也能赶在乱起来前完成学业。
至于赶不上趟的小儿子,到时候再说吧,实在不行就去当兵。相信以他的身体素质和头脑,在部队也绝对差不了。
一样和二样也顺利留在学校,空下来的秀娥抓紧时间出去。明面上采买东西,给孩子买学习的书籍。
因为要买的东西太多,秀娥特意坐人力车去旧货市场,花一块钱买了个孩子用的竹制小推车。
这车看起来破破烂烂的,里面的隔板都裂开了,车也看着马上散架的样子。幸好不是给孩子用的,秀娥也没怎么挑剔。
出了市场,马上甩出几个清洁术和修复术,小推车马上从要报废的样子变成五成新的样子。
有了运输工具,秀娥再买东西就放开了手脚。光是初中高中的课本,就有一大摞。甚至在市里最大的书店的角落里,还有一些数理化方面的书籍。
看到这么多书,趁着还没有被查封烧毁,赶紧全部买了下来。当然也包括一些英语、俄语、德语类的原文专业书籍,秀娥也没忘记买配套的词典。
幸好这几年内,这些外文书籍还不算禁书,家里几个孩子可以随心所欲的学习。
拉着满满一推车的书籍,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许多都是秀娥趁机几年的积攒从空间拿出来的,好叫东西都过了明路。
终于推着小车回了家属大院,还没进家属楼的门,就遇到德华带着江家老大江国庆在外头晒太阳。
“是隔壁丁家嫂子吧。”一头齐耳短发,穿着绿底碎花褂子衬的皮肤更加黝黑的江德华,正满脸是笑的对着秀娥说话。
看着笑的一脸真诚的德华,不管是原身还是现在的秀娥都挺有好感。虽然这辈子不可能让德华再嫁给老丁,但一点儿也不妨碍秀娥跟德华交好。
于是秀娥也笑着回道:“是江家妹子吧,我姓王,叫王秀娥,以后你就叫我秀娥嫂子就行。”
果然德华更高兴了,抱着孩子就凑过来说:“秀娥嫂子这是出去了?”
“是啊,”秀娥推着车往家里走着说,“这不是孩子都送去学校了,有些东西学校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