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商业区恢复了,才能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帮助我们更快地重建。”
张城主闻言,皱起了眉头,陷入了两难。他看向在场的每一个人,试图寻找一个明智的决定。苏清和李富商的建议都有其合理性,但资源有限,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优先进行。
李富商继续说道:“苏清大师,您想想,如果商业区率先恢复,我们就能吸引投资,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这样一来,民生设施的重建也会更加顺利。”
苏清却毫不退让,针锋相对地说道:“李富商,您的观点无疑有道理,但别忘了,民众是城市的根基。没有民众,商业区再繁华也只是空壳。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先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会场的气氛顿时变得十分紧张,双方争执不下,让人感到窒息。张城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在两位针锋相对的代表之间摇摆不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苏清突然看到城外那些无家可归的民众,他们的模样让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她知道,不能让这些无辜的百姓失望。
“我们不能因为争吵而耽误了重建,” 苏清沉声说道,“现在,我去看看那些无家可归的民众。” 说完,她走出会场,来到城外。
眼前的景象让她心酸。废墟中,无数妇孺老人无处栖身,他们或坐在残垣断壁旁,或蜷缩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孩子们的眼中满是恐惧与无助。苏清的心跳加快,她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紧迫感。
“苏清大师,” 一个年迈的妇人走过来,眼中带着一丝希望,“您能帮帮我们吗?我们只想有一个安身之处。”
苏清蹲下身,轻轻握住妇人的手,语气坚定而温柔:“我们会帮你们的。请相信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回到会场,苏清依然保持冷静,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转向张城主,声音虽然柔和,但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张城主,我理解李富商的立场,但重建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我们应该先解决民生问题,然后再逐步恢复商业区。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真正焕发生机。”
苏清继续说道:“我有一个折中的方案,希望各位能认真考虑。我们可以先用一部分资源修复供水系统和住房,确保民众的基本生活。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