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昌涨红着脸点头眼神兴奋:“认!自然认!”
谢昭一锤定音:“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姜校尉,王叔也认同了我的意见,请旨吧。”
姜笃皱着眉看了谢昭一眼,又飞快垂下眉眼,不着痕迹地轻叹一声:端王爷还是太年轻了。
这些年间,姜笃到冀州调停过数次纷争。没有哪次拿出圣旨后,诸侯王们能乖乖认罚。大多数时候,诸侯王们会互相撕扯互相推诿,当着他的面吵得面红耳赤,打得头破血流。
一旦圣旨中提及了削减封地或者削减诸侯王们的囤兵数量,一群诸侯王撒泼打滚根本不认。
哪一次不得闹上个大半日才能消停?怎么可能如谢昭所愿,大家都干脆认罚?
思考片刻后,姜笃又抬起了眼帘,正色道:“那就如王爷所愿。”
姜笃的反应让几位诸侯王们认定:朝廷带来的圣旨一定是斥责谢昭的。一时间就连谢骠和安平王都支棱了起来,生平第一次期待着朝廷圣旨的降临。
没多久,两位亲兵护送着圣旨走到了姜笃身边。
姜笃双手捧起圣旨,面向各位诸侯王高声道:“圣旨到——”
师乐安跪在了谢昭身边,心中有几分忐忑。说真的,他们虽然坚信自己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圣上会下什么旨意,他们还真难猜。
是会为了安抚冀州诸侯王的情绪委屈他们,亦或是圣上知晓他们的辛苦责罚诸侯王?
此时想太多已经没有用,就看圣意如何了。
姜笃的声音很稳,他一字一句宣读着圣旨:“天降大雨水淹冀州幽州两州,藩王谢昭疏浚河道安抚灾民,使百姓免于水患之苦。藩王谢昭利国利民,堪为藩王表率,赏黄金万两,宝马五百匹……”
随着姜笃的宣读,谢昭二人齐齐舒了一口气,他们的眼中也出现了跳跃的光点,神色也轻松了起来。
可除了谢昭和师乐安之外,几位诸侯王的面色却变得异常难看。
尤其是高昌,呆愣片刻后神情开始扭曲。
怎么回事?
圣旨不是应该斥责无诏离开封地的谢昭吗?谢昭不止出了封地,还带着铁骑闯入了冀州,这是足以让他削藩的大罪,更别说他还在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