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我吓得冷汗直冒。
在粗木桩上站定后,白芳又扔过来一根安全绳,让我系上,因为我要在这个位置接应棍子——我们团队里唯一的“大难题”。
这次出奇地顺利。不等棍子纠结,张队长就帮他系好了锁扣,然后在他毫无准备时,一把将他推了出来。
棍子在空中像个滑翔的包裹,直接被送到我面前。他还没来得及喊叫,就已到我身边。
我抓住他,等他站定后说:“我没通知你,也是没办法。一旦让你知道了,你肯定哭闹不休,估计在上面一百个小时都下不来。”
我把棍子送到旁边白芳所在的那段完好栈道上,自己也跨了过去。
张队长不需要我们操心,很快就追上了我们。
当我们站在这个位置,用强光手电向下观察时,发现剩下的路依旧充满挑战,但比我们想象中要好些。
因为在整个之字形结构中,大部分栈道基本结构还算完整,只有个别部分完全腐烂,中间只剩下打入崖体的木桩,需要我们跨越前行。
其中最远的两根木桩间估计有两三米远,得借助绳索才能过去。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我们也别无选择。下来容易上去难,想再回到刚才的洞口已不可能。
现在我们只能低头向前看,继续前行。
此时,我们每向前挪动一步都小心翼翼。
而且我们分散开来,不敢好几个人同时把重心压在一个位置上,并且尽量贴着崖壁。
根据杠杆原理,越向外走,对木质结构压力越大,贴着崖壁才最安全。
我们就这样,一步三回头,小心翼翼地慢慢向前移动。
起初还算顺利,但走到栈道断裂处时,确实让我们犯了难。不过还好,最终还是顺利通过了。
下降一段距离后,我们离下方那片灰色雾气越来越近。
我再次拿起强光手电向下照去,依旧什么都看不清。反而随着雾气对光线反射,手电穿透力变得更弱,根本无法判断我们所处高度。
渐渐地,我们进入那片灰色雾气中。下降到这个高度后,我的心反而悬得更高了。
一来不知下面还有多深才能到底,二来随着能见度降低,我们视